第6章 6.《太上忘情经》-《道曰鸣空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所谓幻象多精妙,万千情景如真相。

    万相皆空灵台通,身具般若万邪避。

    妙法妙音万法空,真相真形心中存。

    浩然之气比长虹,贯日斩邪术永存。

    周天大衍灵目开,看穿虚空见大道。

    水火既济百病消,德高寿隆与天齐。

    性命双修精气神,谨固牢藏休漏泄。

    摒除邪欲得清凉,好向丹台赏明月。

    阴阳调和天人一,方能火里种金莲。

    攒聚五行知生克,观得天命可忘情。

    太上忘情为有情,羽化升仙道无极。”

    声音空幽,在空荡的殿内回荡……

    须菩提轻叹,像是经历张某种激烈的内心挣扎一般,艰难地说:“此太上忘情,练成可能便会忘天下至情……”

    “太上忘情,忘情而至公,得情忘情,不为情绪所动,不为情感所扰。天之至私,用之至公。命之制在气。死者生之根,生者死之根。恩生于害,害生于恩。愚人以天地文理圣,我以时物文理哲。”

    “一者,道也。散形为气,聚形太上老君。”

    “天地俯首,以无情化大爱。”

    “昔日盘古受命开天,宁死无悔。虽对自己是无情,但对苍生则是大爱。太上忘情,自是开辟造化之情。”

    死一般的寂静……

    鸣空突然笑了一笑,故作神秘:“三千大道,非一人所悟尔,我悟忘情并非无情。”

    “太上忘情,并非无情,忘情是寂焉不动情,若遗忘之者。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一言。”

    “古人讲‘太上忘情’,太上,是最高明的人、是圣人,太上老君。‘太上忘情’不是没有情,而是有情,但把它放到好像忘了的层次。照原始的解释,忘情是寂焉不动情,若遗忘之者。”

    “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一言。”

    “忘言不是说把要说的话给忘了,而是默默的体味它的意思,不以说话来表达。忘情也是如此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