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在大势面前,那些个之前将《岳阳楼记》赞得天上有地下无的资深学者、评论家们和仗义直言的友人面对这次“挑战”,都沉默了起来。 倒也不全是众人没节操,见到文坛领袖就不敢出声了,而是这件事情闹的实在有点大了。 说小一点是意气之争,但往大的说本位之争,可能将影响到今后的新思想浪潮,没点分量的都不敢上去插话。 在报纸上论战,楚才浩无论从年龄、簇拥、阅历、资源影响等等方面都不占优势,这本来就是一个不对等战役的约战。 闹到这一步,就连相熟的人都打电话过来劝解,让他公开解释下,稍微道个歉,这事情也就过去了,暂避锋芒才是正理! 在这么吵下去对楚才浩没有好处,只能自绝于文坛,现在老一辈的能量不是他这个小辈能抗衡的,不管他今后有什么主张,现在都不是他能发声的时候。 楚才浩心中充满了悲愤,自己就是写几首古诗文,碍着谁了? 道歉是不可能道歉的。 深陷在文人通篇批评的沼泽之中,楚才浩有心辩解几句,但却孤掌难鸣,不知道找谁论战,不像之前还有一个领头人,已方也有人帮衬,对面可谓是人人都是带头大哥,友方只有小鱼小虾两三个。 一个人怎么可能骂的过来,好在也不是第一次被人骂了,有过一次经验的楚才浩,所幸躺平认人群嘲。 这个时候大家都在猜测已经连续箴默了几天的楚才浩,是不是准备服软。 一时间,现代文学派声威大振,狠狠的刷了波存在感,很是高兴,骂战中文采好的,更是被众多报纸约稿,可谓是既得名,又得利。 叶佚名同样笑得快合不拢嘴,比前几天得到海外打款还要让人高兴。 “小子,你也有今天啊!” 宜将剩勇追穷寇,不可沽名学霸王。 这种痛打落水狗的机会可不能少了我叶某人。 只觉得灵感上涌,大手一挥,洋洋洒洒的千字缴文就写好了! 他看着手中的作品,满意的点了点头,不经自恋道: 也就是没出生在古代,要不然也就没《讨曹操檄文》、《讨武曌檄》什么事了。 这次一定要一棍子狠狠把楚才浩砸到土坑里去,再难爬得上来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