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局势-《昭帝本纪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虽然景成帝从未明确表示过偏向,但对于勤学上进的四皇女和果决坚毅的六皇女,倾注了更多的关注。

    景成帝今年四十四岁,正值盛年,尚不到择定继承人的时候。可从龙之功的诱惑实在太大,朝臣们还是暗中站了队。

    自然以元瑾和元琅的势力为最。

    四皇女元瑾的生父良君赵氏,出身金陵赵氏的嫡支。这个士族出了位景成帝的老师,皇帝对于赵氏诗书传家十分赞赏。

    六皇女元琅的生父德君卫氏,和庄穆皇后乃是同族,只是早早分家,庄穆皇后的西卫和德君的东卫,不和已久。元琅也是与太女元琮斗得最凶的。

    而元琦自己,生父贞君宫侍出身,养父惇君出身青州王氏,但王氏在和景成帝的夺嫡中失利,阖族斩首的斩首,流放的流放,只剩下惇君这一支。

    在后宫,惇君依附庄穆皇后,才分得些宠爱,元琦也因此和太女元琮走的最近。庄穆皇后去后,惇君只剩下景成帝些许过往情分,论起宠爱,甚至不如景成十九年选秀入宫的十六皇女生父受宠。

    元琦若是想要那个位置,一切都只能靠自己。

    正君卫念秋,是庄穆皇后的亲外甥,卫家培养他做太女正君的。谁知太女对一起长大的永泰公主伴读刘氏情根深种,宁愿惹了景成帝不悦,也要娶他做正君,并拒绝纳侧君。这才给了她暗中争取卫念秋的机会。

    有了卫家的暗中支持,元琦的日子才好过了不少,能得到水部司郎中的职位,卫家没少出力。

    “你也知道,我现在除了你,没有任何一争之力,母皇春秋鼎盛,我也不急于一时。我现在要做的,就是本本分分做好分内的事情,至于什么党争什么夺嫡,现在和我没有关系。四妹会不会受罚,是母皇才能决定的。”

    卫念秋对她这种沉得住气看得清形势的性子十分欣赏,否则也不会冒险嫁给一个毫无优势的皇女。

    赐婚的旨意下来后,卫念秋的母亲卫执芸,脸色几乎黑沉到滴出水来。对他这样胆大的行为,差点说出断绝母子关系的话来。

    卫家即便帮元琦谋了个肥差,也只是对朝局没什么影响的水部司。要想卫家完全投入元琦的阵营,必然要先把太女拉下来。
    第(2/3)页